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别水之址以厚己

马尔康中学门户网站:www.scmz.net     来源于:德育处 时间:2019-12-02

马中班主任参加2019年四川省教育学会学术年会

理想的教育是 培养真正的人,

让每一个自己培养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

c3.jpg

2019年11月27日—29日,四川省教育学会、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联合举办的“四川省教育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立德树人优秀实践创新案例展示活动”在四川电子科大附小隆重召开。我校德育处主任李粲带队,马尔康中学观摩团队一行6人受邀参与此次活动,本次学术会设主会场和六个分会场,省教育学会会长刘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戴作安、成都市政府总督学陈蕾等领导莅临现场并作重要讲话。

会议在电子科大附小八分音符合唱团带来的《山上的玛薇》中拉开序幕。首先由四川省教育学会会长刘东致开幕词,他指出:“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四川省教育学会决定将“‘立德树人’实践案例展示和学术研究作为新一届理事会重大学术活动予以推动和构筑四川‘教育鼎新’之路是机遇也是挑战。希望通过搭建实践探索,经验交流学术研讨平台,在全国一流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把四川‘立德树人’经验总结好、推广好,为我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校育人质量做出积极贡献。”随后,中共成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蔡达林致辞,提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成华区紧紧围绕“天府成都·文旅成华”发展定位,大力实施“优质教育倍增”工程、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省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构建大德育“生态圈”》为抓手,探索打造“全面育人、全域育人、全员育人” 的大德育“生态圈”,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有效推动区域教育质量、育人水平、学生素养“三提升”。紧接着,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皓全教授、成都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成都市人民政府总督学陈蕾、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殷长春、省教育厅副厅长戴作安分别就新时代如何开展好“立德树人”做重要讲话。

学术会第二项议程,由电子科大附小等六所学校分别进行了优秀实践创新案例展示。于我们而言,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主会场东道主电子科大附小党委书记、校长康永邦分享的主题为《动起来,让每个生命更精彩——推进”活动育人”的创新实践》案例。康永邦校长追溯到自己刚任职电子科大附小校长时,在开学典礼上发现的现象:开学典礼不到三十分钟,一千名学生当中就有23人因为体力不支被扶到主席台后侧休息。学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梳理出了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儿童体质差、儿童情商低、儿童思维能力弱。为解决这些问题,按照“办不一样的学校,做有灵魂的教育”的思路,学校相继提出了建构“新学堂”的一系列主张。如“五指理论”、“动起来,让每个生命更精彩”和“心理健康,赢在习惯”等核心办学理念、做“身体好、情商高、学习能力强”的电子科大附小人的核心育人目标等。

最后,学术会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教授作《德育如何迎接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主题报告。檀教授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出发,主要从个体、社会角度、教育的本体功能三个方面展开。他提出,在物质丰裕的时代,国家的治理对象民治已开,所以“自由、权利、民主、法制”这些价值需求特别重要,要进入德育核心价值里就必须进入学校、进入社会——物质丰裕的时代,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在帮孩子找工作,孩子不接受教育,那么他的生命质量会很低,所以接受德育的理由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未来,幸福的人远比有钱的人更重要,因此,解放人,让教育更有品质是最重要的诉求。

29日,马中德育考察团一行6人来到学术会分会场之一:成都市七中初中学校。在学校师生的带领下,通过观摩、体验、互动、交流。了解了成都市七中初中立德树人从国家课程到特色课程实施的途径,通过观摩课、论坛展示及与会代表的体验、实践,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学校立德树人从景观展示到融入整体育人的全过程,随后还观看了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的“墨池艺韵”学生艺术素养展演,同学们通过交响乐、拉丁舞、民族舞等演绎,让我们充分感受名校学生超高的综合素养。

此次成都之行,聆听了国内顶级教育专家的报告,学习了省内众多德育先进学校的优秀实践案例,参观了成都名校的校园文化,为我们学校今后文化、德育和校本课程建设等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为民族地区进一步探索出适应本土德育发展方向正确、内容完善、载体丰富、特色鲜明的德育综合体系提供了参考借鉴。

教育之路任重道远,我们相信青少年的成长是逐渐从他律走向自律,最终达到“慎独”的境界。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到严格管理却又不失人文关怀;不断自省,接续反思,拥有“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做有志向、有情怀的德育工作者,在教育路上不断提升与绽放,创造最适宜学生的未来教育,让学生、也让自己因成长而精彩。

撰稿人:李粲  撰稿部门:德育处  审核人:郑图碧


分享到        

后台管理

版权所有:马尔康中学校 Copyright(C) 1958-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马尔康中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0837-2830489

备案号:蜀ICP备18013985号  川公网安备 51322902000127号

微信公众号